T: 一到十二月,各家媒体都开始盘点这一年的标志性事件,有点声量的互联网产品也开始大张旗鼓地搞年度复盘。 已进入 十二月,我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回头看看, 2023 年我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的回顾同样带来巨大的新鲜感。
我的 2023 年,真的要比过往的经历还要印象深刻, 这一次回顾,我也邀请了另一个“我”,一起和你参与到我的全年回顾中。 欢迎 L !
L: 大家好,我是 L,是这次回顾中的特别嘉宾(虽然 L 就是我)。 不过我的诞生,并不仅仅是为了这次年度回顾而捏造出来,客观上,目前跟你分享年度回顾的猴儿哥本身也是一个双面性格的人,所以诞生出两个“我”不足为奇。
不多废话了,我们开始2023 年的回顾吧。
一
L: 我想先问的是,今年有没有觉得自己“特别有成就”的事情?
T: 特别的成就,我觉得有两件。
第一件事是,终于实现了带我的家人一起在上海过年的梦想。上海是我走出家乡之后,唯一一个见证我成长的城市,我的记忆和情感都由上海伴随而生,我也想让我的家人一起来感受这样的城市。从 2020 年开始一直念叨,到 2023 年的春节终于成行,在租的一个非常满意的民居里过年,满足了我对在上海过年的各种憧憬。这趟“旅行式过年”里,家人们体验了迪士尼和特斯拉两个“上海特产”,这俩也是我在上海的快乐源泉;这场旅程为期 5天,由虹桥火车站开启,浦东机场收场,从上海的最西走到了最东,我的家人也非常享受沿途的人文和风景。
在这场旅途中,我也一直希望家长们看到我“长大了”,我也一直期待家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更加精彩的的世界;我也意识到了从某个时间点开始,长辈与晚辈在行动、意识上会产生分歧和差异,这种差异会随着时间逐渐变大,我们应该接受和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尊重所有成年人的各种决策。
这一年我换了一份新的工作。经历了 2022 年的保卫战之后,固执的我也慢慢意识到“工作”这个东西对于我的意义。你我于工作的角色只是“打工人”,但在这份工作的下半程,频繁有人不识抬举,甚至造成我生理上的极度消极反应。打工也要爱惜自己,速跑。
第二件事并不是“换了工作”这件事,它只是一个引子,第二件事是因“换工作”带来的巨大成就,就是——我换了一个 工作base 地。我到现在都觉得这对我来说都不可思议,但确确实实是我一场奇特又惊险的旅程。得益于这样的决定,我的打卡版图上多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我也慢慢地消除了对它的误解,更欢乐地融入这里,享受这里因地理和历史打造出来的不同寻常,重新激活了北方人耐寒、大大咧咧的属性,开始结识新的伙伴,性格也因此朝着 E的方向变化。我也会定期回上海,这种“不常回家”的节奏,也使得我和我的朋友关系更加紧密,大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见面机会和短暂更充实的快乐时光,也会在云端交流当地的各种攻略,我获得了很多朋友的帮助。京沪线上又多了一个背着满满故事的人。
这两件事是我这一年里觉得“特别特别特别有成就”的事情,我推选的这两件事,大概是“我之前想做但是没做成、没想过可以做”的事。我活成了我根本没想过的样子。
二
L: 这些事情对于你来说,确实是里程碑。除此之外,你的 2023 年里,还有什么新的尝试吗?
T: 去做了“网约车”司机算不算?
L: 35岁的魔咒提早了?
T: 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约车司机。我在七月尝试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做了顺风车司机,没想到以前口口声声说的那种“应对 35 岁失业的手段”,提早了好几年就开始做了。
我没有完全注册网约车,是因为不希望自己的车成为营运车,而且我也“给自己留点后路”,所以就试着挑一段时间集中开顺风车。
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顺风车乘客。有一位乘客把我当做她的树洞,车上一直在吐槽她男朋友的各种令她不适的性格;一位家教在车上一直吐槽自己的阔太太客户,客户对自己的孩子极其变态的严格要求,让这个家教都感觉不适;接到的一对父女从外面度假回来,我和大人乘客的职业竟然是完全一样的,三刻钟的车程全都在互通两种不同垂直领域的工作情况。
我自己有些时候会设定一个营收的目标,也会因为抢到的单子被放鸽子而生气。人的悲欢各不相同。这次尝试让我经历了一场小型的社会性实验——我与经常打交道的网约车司机互换了角色,他们存在的各种情绪我都体会到了,被困在系统里的司机有办公室一族不会有的痛苦;在一个半私密的空间中,陌生人会通过面相和简单的交流临时提升信任感;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交换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换信息的气氛非常融洽。
L: 据说你还在今年又完成了一个“山东人该有的仪式”?
T: 没错。我有每年考个证的习惯。这个习惯,用我之前一个同事的话来说是“以考促学”。我今年拿到了高中的教师资格证,按照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我终于做了一个山东人“活法三件套”的半件事。开始笔试时,恰好是我前司推进“青少年模式”专项的时候,教资的“基本素养”恰好能派上用场。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大体知道了如何与青少年相处,也重温了基础学科的各种基本知识,也明白了我所经历的学生生涯中老师们一些所作所为的原因。小时候想成为一名老师,这时候圆了半个梦;这也让我体验了一种全新职业,我的视野也不再局限于互联网这个盘子了。
除此之外,我自己去红十字会学习并考取了一张救护员证,这也是我一直想得到的一份资格,最终在今年下半年实现了。我不担心意外,只是担心意外发生时无法正确地保护、施救,因此参加了一套系统的课程,也有了简单的实践。
我个人的见解,“证”是一种“你已经具备相关能力,可以去干了”的认可,得到这些证不是目的,是获得一种“过得更好”的技能可以走的一种途径。
三
L: 考证并不是很容易,同样,离职之后是不是也和考证一样很不容易?
T: 两者的都不容易,不过离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让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这段经历和我的 2022 年有一些相似,就是都经历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精神过山车”。2022 年是“上海保卫战”期间的被封闭的无助,2023 年是——焦虑。
我发现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变得比以前更加焦虑,于我自身来说,我自己今年一年的焦虑次数明显变多。缘由无外乎社会经济下行、媒体报道与现实之间差距较大、各类公司裁员消息不断、公司内部业绩压力增大、美好的向往被现实次次戳穿,今年夏天的焦虑感尤为强烈。
我剖析如何释放焦虑。我发现焦虑的产生,最主要是自己——太闲了,如果大脑非常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生产焦虑;其次还因为自己——太看重未来了,焦虑的一大特点是对“未来”过分担心。我在努力尝试解决焦虑,于是我在这个夏天,试着坐在家里的飘窗上读书,可怎么也读不进去。后来有一个小事,我的大脑好像就突然理顺了焦虑的毛线球。
我去年游泳的时候,因为对泳池的深度不了解,在 2 米的池子踩空,呛了好几口水,后面再也不敢去深水池。这个夏天,有一次我去游泳馆游泳,依然不敢去深水池,只能在浅水池和一群小朋友抢地盘。现场有一对小姐妹给我上了小小的一课,让我决定克服恐惧。
后面我试图在深水池边上开始游泳,刻意地屏蔽那些担心,锚定自己有办法在深水池游回来,在倒数 5 个数之后,一股脑从浅水池车蹬出进了深水池。在游到终点的过程中,我都只关注刚刚的这次换气、蹬腿是否能支撑我下一次换气、蹬腿,及时调整姿势以防接下来呛水。虽然游到终点时还是有些害怕,但最终我还是迈出了这一步——确实没有再在深水池呛水。
我的焦虑就像这次深水池游泳,在静默时,我总会担心接下来发生的各种事情——而这些事情可能根本不会发生。我尝试转换一种思路,只看好此时此刻,不脑补、不推导接下来发生的事,立刻行动,降低对最终结果的预期,这样反复、强化训练,慢慢地让我远离焦虑 。
L: 克服焦虑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现在已经完全克服焦虑了吗?
T: 总归还是会焦虑,但焦虑的程度和影响已经大大好于以前。我在焦虑的时候,就会做一些刻意的训练,比如脑子里一直在反复“我现在的焦灼情绪只不过是在空想一个琢磨不到的结果,不论我怎么空想都不会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我现在只需要关注当下手头上的事情”,或者找一些能够消耗精力的事情去做。如果成功逃脱了这次焦虑,这些案例都可以作为正反馈,在未来焦虑的时候,都可以参考我的这些成功案例来说服自己。这样逐渐减轻焦虑的程度,缩短每次焦虑的时间,降低焦虑对我自己生活的影响。另外,我还试着去找更多的人交流,不论什么方面的生活经验都可以让自己开阔眼界,丰富了这些经验之后,焦虑来的时候它能被扼杀在摇篮里。
L: 除了克服焦虑以外,今年你还有哪些“精神上”的认知呢?
T: 一个比较重要的认识是——承认并认同随机性。现实很容易随机地变动,承认这种随机性,在很多事情上自己的功力不足以改变现实;能做的是不断刷新认知,对接下来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反应。
架构会变,人会翻脸,无意之中可能会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世间万物都有很强的随机性。 我有的时候很恐惧这种随机性,当下是最熟悉、最好的,但很有可能因为一个很小要素的变化,导致熟悉的环境面目全非; 有的时候我又很享受这种随机性,一旦发生变化,就意味着有新的机会(当然也有新的危险),我很希望探索一个新的领域(但也有很多时候这个领域很乏味)。 在此之前,我对变动总是保持惊讶,那种害怕掺杂着刺激; 现在认同了无时无刻不再变化的事实,在变化之后做出新的决策。
基于此,我还歪了个楼产生了一些其他的认知,其中一个是——这应该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只不过现在才悟出来——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也不要轻易相信一个人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我在随机变化的工作和生活里,有一些关键人物暴露了极其负向的性格,我却费了很大力气改变他们。 现在看来不如——
引来第二个认知,即关注个体——我干嘛费很大力气改变别人,试图别人理解我、尊重我呢? 把目光聚焦到自己,关注我本身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我更快地适应新变化的世界,在当下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节省精力的办法。
四
L: 这个认知好像有一些抽象,不过也恭喜你能在这方面蜕变。 2023 年你有什么遗憾吗?
T: 如果每年都要设定一个“我希望的那个样子”,那今年还有一些没有达成希望的事情。
第一件就是身体指标不达标。 体检中有几个客观表现身体状态的指标不及格,今年整体的感觉是自己的身体“有一些懈怠”了,更喜欢慵懒的状态。 全年的运动量不及 2020 年,出门走路的总距离也变短了,连前些年能坚持下来的跑步也早早就放弃了,甚至开始不太想管身体指标的恶化。
第二件则是我发现我探索的欲望有些减弱了,这是我很遗憾的,也是更担心的。今年一年没读多少书,脑袋里没进什么新知识;令人热血沸腾的事件也很少参与;新潮一点的物件没太大兴趣,科技类的新鲜事也很少关注。我确实需要责怪我的工作,我也需要重新审视我的信息工具,更要关注的是我的作息和时间管理。
不过也并不意味着我从 2024 年才开始设定新的希望。 我在撰写这篇稿子的两个星期里,已经开始尝试戒掉咖啡,尝试搜罗新的信源,尝试重新刷 b 站(真的是重新变成依赖),尝试 11 点前睡觉,尝试从钻的太深但让自己非常凌乱的工作里拔出头来,更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变化。
我还有很多未达预期的事情,比如今年只断断续续地更新了 3 条我“无限飞”时候的小游记,现在都要过去 2 年了,还没有更新完(甚至只才写了所有旅程的一半)。 我今年还想学自由泳,没有学成,到现在蛙泳换气还是个老大难; 我还想学日语呢,现在还是停留在第四课,与去年的进度完全一致。
L: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我猜你还是完成了很多“指标”吧?
T: 是的,每年都有很多指标可以来回顾这一整年。
2023年一共去了快乐老家“迪士尼”35次,每一次到访都会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期待。
2023年共自驾8000多公里,曾经还自驾跑出了上海跑去了南通、常州,自由呼吸的半径增加了。
2023年共打卡11个博物馆,不仅仅是天文地理、农业工业,从每一个博物馆里出来,我更了解这个地球了,也更爱这个世界了。
2023年共欣赏89部影视剧,算是历来之最。其中,在今年6月份有幸非常沉浸地参加了上海电影节,从以前“欣赏不来”,到后面“慢慢看懂”,自己的躯体更加充盈了。
2023年读完了5本书,数量确实不多。不过这5本书,在整个2023年都坚固支撑我的躯体和灵魂;特别是有两本书,在平复情绪、正视自身情感上给了我很大帮助。
L: 本年度的访谈也快接近尾声了。不过快结束的时候,我还想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年度总结呢?
T: 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我也很想做许多尝试,一年里会做很多事情。这样的年度总结可以让我回过头来看看这一年里搞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有没有什么着落,自己有没有因此有所成长。
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年度总结,和大家一起交流“活法儿”,希望和大家伙儿交流认知和行动,彼此互换理念,可以探索出更多适合自己的“活法儿”,指导自己更好地“活”——而不是沉溺于社会已有、众人皆知的规则和习惯里。即便一年后再看今年和去年的总结,觉得以前的想法似乎幼稚,但也意味着我过得比以前更好,这样的生活才更意义。
六
L: 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下去,和大家交流更好的“活法儿”。2023年的总结就到这里了,就像是一天一度的《新闻联播》一样隆重但又有些舍不得。那我们也像年末的《新闻联播》一样,在节目的最后放送这一整年的精彩回顾吧。大家请看大屏幕!
T: 请看大屏幕!(奏乐)
在快乐老家开启2023年
迪士尼可爱娃娃的合影,觉得很满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迪士尼入春
五月日本行——蜡笔小新的春日部
五月日本行——日本铁道博物馆
五月日本行——日本电视台大厦
底楼宫崎骏设计的大钟尤为出名;日本电视台是我非常喜欢的电视剧《重启人生》的出品方,这个大楼也曾出现在主角麻美的一段人生中。
五月日本行——伏见稻荷大社
五月日本行——镰仓江之岛电车驾驶室,镰仓是动漫《灌篮高手》的取景地之一。
五月日本行——大阪环球影城马力欧园区
中国航海博物馆
小区里的小猫也用上了猫抓板
暑假学了手冲咖啡
南京钟山
上海浦东“三大神器”
阳光明媚的暑假,取景自快乐老家
上海浦东足球场——有幸参与海港队的狂欢
2023 ChinaJoy 老朋友
雍和宫
上海中环路采风,图右侧的摩天轮在上海第一家现代化游乐场锦江乐园
故宫脊兽,北京历史无声的讲述者
铜锅火锅的必备蘸料
故宫太和殿
北京环球影城功夫熊猫园区
北京前门
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图为新旧北京站
南通钟楼
常州市民中心建筑
北京奥体中心
颐和园夕阳西下
古北水镇入秋
迪士尼冬日召唤
明十三陵
中国航空博物馆
崇礼雪场
上海迪士尼疯狂动物城园区
北京隆福寺周遭入冬
天津跳水大爷冬泳
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