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年月:2020年9月
昆明之行是我“快乐飞”的第二程(第一程是潮汕),也是我第一趟国内长距离飞行。下午七点多从上海虹桥起飞,到达昆明恰好是当地的“七点多”,即便此时已经是北京时间晚上11点,昆明长水机场还是人头攒动。昆明长水机场的主体钢结构犹如飘带,有着“七彩云南”的意味。
独树一帜的石林
我们一大早从昆明城区出发,去石林一探究竟。车在汕昆高速上狂奔,周遭的云气雾气慢慢悠悠地在窗边飘来飘去,远看这些云气,还真以为与天近在咫尺,把自己想象成探访天庭的孙猴子了。我感受到“彩云之南”的字面意思了——云是真的多啊!
在石林风景区,导游小姐姐介绍了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间传说和当地风情。“阿诗玛”是彝族女子的称呼,是“姑娘”的意思;“阿黑哥”是对彝族男性的称呼,是“勤劳勇敢的小伙子”的含义。除了“阿黑哥”,彝族对男性的称呼还有“阿白哥”(好吃懒做的家伙)、“阿花哥”(懒惰又爱沾花惹草的家伙)。
彝族年轻女性一般都穿着红色服饰,年长则穿着蓝色或黑色服饰。如果你去一些少数民族的博物馆(比如贵州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会发现年长穿着深色服饰的这个特征在很多少数民族都很常见。
彝族女性腰带上的彩蝶不能碰,碰的话,“就表示看上她了”;如果阿诗玛看上了阿黑哥,会把斜挎包给阿黑哥,有“走婚”这种习俗;阿黑哥还要去阿诗玛家干三年的活。
石林除了彝族风情,最最重要的就是这片“石林”了。石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即“喀斯特地貌”),石林是岩溶地貌中的典型代表。作为风景名胜区,石林中的各种“石头”真的是千奇百怪,还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含义,比如:
云南陆军讲武堂
沈阳少帅府的张学良,在1920年毕业于奉天(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奉天陆军讲武堂,与天津讲武堂、昆明(云南)讲武堂合称中国“三大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培育出了朱德、叶剑英、龙云等等的优秀学员。
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介绍了民国时期讲武堂学校的作息和培训内容、云南航空学校的历史,以及筹办昆明武装起义、护国战争及援建黄埔军校的历史。
云南铁路历史
随后我们参观了云南铁路博物馆。
云南铁路博物馆是我参观的为数不多的铁路主题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意义之于我非常重大,云南铁路历史之于中国更重大。
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是全国唯一采用米轨且仍在运行的铁路线路。全国铁路的规范轨距与全世界主流轨距一致,为1435毫米;1435毫米,是传统马车车轮的间距。滇越铁路成为西南地区常用的马帮运输、水路运输外更高效的运输方式,也是“外国列强”寄希望入侵并占领中国国土的口子。
除此之外,云南地区的个碧石铁路(连接个旧、碧色寨、石屏),起初采用的是“不同寻常”的寸轨标准,两轨之间仅为600毫米,后来改为米轨。
以昆明为中心,还有连接缅甸腊戌的滇缅铁路、通达四川叙府的叙昆铁路,云南首条标准轨、通往贵阳的贵昆铁路,中国第一条一次建成的电气化铁路南昆铁路,以及载入世界史册的成昆铁路。
傣味
从石林回到昆明城区,就马不停蹄地去金马碧鸡坊附近寻找傣味。
此处省略了泡鲁达、酸笋炒牛肉、油炸排骨等等菜肴的图片(因为根本没拍好),但是味道真的很好!
没有见到小人的菌子火锅
我们到昆明的时候,恰好云南雨季,也是是菌子采摘的最佳时机。不过,为了防止“见到小人”,我们选择了一家正儿八经的菌子火锅连锁店吃火锅。
野生菌火锅大多被要求煮至少20分钟才可以给顾客食用,这样做确保野生菌能煮熟、防止顾客中毒;每一锅野生菌火锅,都要留汤底样品,食客中毒后能快速取证。
菌子火锅的锅底有点偏清汤,佐料不算很多,好像通用的第一道工序都是喝汤——被猛煮过的菌子,细胞里的鲜香被冲刷出来,整个汤底就被这种鲜香称霸了。不同的菌子有不同的口味,但煮过的菌无一例外都丝滑细嫩,这大概是菌子们该有的本分。
把一整锅都炫完了,眼前也没有出现小人,整个人精神抖擞。
云下滇池
如同“不到长沙不吃臭豆腐等于白来”一样,到了昆明一定要来滇池逛一逛。
在滇池边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大啊!滇池是面积非常大的淡水湖,看了看地图,这个淡水湖很像一个胃。从西山区的滇池度假区这边眺望,西侧不远处有西山(旧称碧鸡山),这部分滇池的宽度只不过两三公里;再往南看,才是滇池最大的区域,宽度可达十二三公里。滇池有多大,坐在去西山的索道上就能目睹全貌了。
从滇池岸边望去,视野开阔且浓云密布,会有一种云近在咫尺的错觉。滇池岸边的风很大,迎着风会感觉脸都要被吹平。池上偶尔会见到成群的海鸥,它们像是巡逻飞机一样搜索岸边有没有人拿了面包。
花市、泡菜
我们还就近打卡了一个花市,即便这个花市并没有被各种旅行攻略列入其中。不能不将花与春天联系在一起,就像是不能把花市与昆明剥离开一样。
临行时,还打包了好几袋雪儿泡菜带上飞机。
结语
即便当时已经是九月份,整个昆明也没有“进入秋天”的意思,也没有“随时随地就要爆发了”的那种夏天的激烈,一切都春意盎然,这千真万确是“春城”的含义了。
这种气候带来的是本地热情又不过于猛烈的人文情谊;云贵高原的地质地貌又给昆明带来了浓重的历史承载。在这个继续成长的城市,还在纸笔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氛围依旧恰到好处。
昆明之行的博物馆手记,可移步至下列链接。里面包含在博物馆中参观时所见到的导览,以及一些重要的信息摘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