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飞 | 广州记忆

 

上海虹桥-广州白云 航路

 

 

无限飞回忆录的第一程是 潮汕地区 。上一次到访了潮汕文化的影响来源——福建——的省会 福州 ,这一次以潮汕文化为起点,聊一聊同属广东文化的另一个分支——广府文化——的 重镇 广州。 [1]

广府文化与潮汕文化一样,受到了中原移民的影响,但两者的走向截然不同。广府文化比起潮汕文化,风气更为开放,在传承古文化的同时,又基于现代有了新的解释。

这是我第二次来广州,比起上次,这次对广州有了更有趣的观察。

 

抵达三元里

 

南向抵达白云机场前,会在广州塔附近绕一遭

 

周六的凌晨到达白云机场,机场里仍然熙熙攘攘,过道里还驻足了很多机器人,它们时不时还向路过的旅客打招呼。

酒店订在了 三元里 ,走机场高速一路南下,一个小时才到。当初选择睡在三元里,只是觉得这个地名“古里古气 ” ,有点老家的味道,还是我格局太小了,在街道的宣传画里看到了“ 三元里抗英斗争 ”的描述时,顿时觉得这里充满了冲锋陷阵、气吞山河之气势。

 

三元里村 树上挂着灯笼

 

从机场路下车,会穿过三元里村。至今也无解的是,那个时候,村里很多树上都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后面要逛的越秀公园门口,树上挂的灯笼比这里还要多)。此时凌晨2点,搭配着12摄氏度的气温,好像粤语电影里的故事即将拉开帷幕。

 

越秀公园、广州博物馆 和 中山纪念堂

 

越秀公园正门,旁边的树上挂满了灯笼

第一站是 越秀公园 。作为白云山的余脉,越秀山是越秀公园的主体,大清早男女老少都来这里闲逛,逛别的公园是休闲娱乐,在越秀公园那可是个体力活(因为它其实是座山)。

一位长者在公园空地上写水毛笔字

 

 

在公园里走路,需要爬上爬下

公园里一角,石制羊群聚集

四方炮台遗址,家长在给小朋友念介绍文字

越秀公园记载了广州府相当多的岁月。就如前面的石制羊群,不得不让人想起广州的别称“羊城”。此名号与“穗城”一同来自五羊传说。这个传说的梗概是:古时广州连年旱灾而歉收,突有一天飘来五朵彩云,化作仙人,骑着仙羊,将稻穗和仙羊留给人民。之后人们撒穗种田,风调雨顺。

四方炮台 位于越秀山高处,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占领,后来三元里农民包围,当时清政府劝退农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炮台被破坏。炮台虽小,故事不少。

镇海楼与北向的南航飞机

越秀山上的另一座有名的建筑,就是广州博物馆所在建筑—— 镇海楼

这座明朝洪武年间打造的建筑里,目前仍在讲述从岭南地区古越人开始,到南海郡治、三国两晋到宋元时期,到明清两代、鸦片战争,一直到孙中山革新为止的历史。

岭南地区的古越人,习水善舟、喜食蛤贝、干栏巢居,还迷信迷信鸡卜。到三国时期,“广州”之名才得以敲定,沿用至今;在那时,广州已经成为东方港市,海上贸易及其频繁,广州也因商而得以拓城。清朝时,广州已经成为南中国的商业中心,并在16世纪开始接收西方科技的传播。近代鸦片战争,孙中山三下广州建立革命政权,黄埔军校也在这里建立。

 

镇海楼上眺望

公园南部,立着 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碑再往南远眺,就是 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

 

地铁“纪念堂”站的英文名是“Sun Yat-sen Memorial Hall”,这才让我想起来,孙中山 号逸仙,即便是“中山大学”也译作“Sun Yat-sen University”。上海的“逸仙路”也是以孙中山的别号命名。

源记肠粉、龙锦中路

朋友推荐了一家“老广们非常喜爱的肠粉店”—— 源记肠粉

源记肠粉足够“正宗”,以至于店家老板在为我点单时,特意标注了“普通话”三个字——各位厨师只默认用粤语叫饭,全场用普通话叫的那个,必定是我的了。  取牛肉粥时,师傅用粤语叫了三次,而我就站在他面前等着,完全没懂,后来他非常泄气地用普通话叫了一声“牛肉粥”,我才回过神来。

牛肉粥是将白粥舀进一个小铁锅里,将牛肉和其他佐料一起丢进小铁锅,一顿翻炒之后,便火速出锅。即便看上去工艺不是很复杂,但这份牛肉粥的味道绝非一般,牛肉本身酱香十足,也顺带着白米粥有了淡淡的咸味。恰好拍到了一段制作过程的视频,可以 点击这里查看

牛肉拉肠是粤式菜肴里的点心,外面用来包裹的米浆滋遛滋遛滑,泡在小盘以酱油为主的料里,里面包裹的牛肉细碎,咸甜适中。

不在饭点儿,源记肠粉店也是大排长龙

 

 

唯一一个标记“普通话”的那个单子,是我的

 

 

牛肉粥

 

 

牛肉拉肠

源记肠粉所在之处,正是广州城市光景里的一大特色——城中村。从村中抬头或远望,就能看到足够现代的高楼大厦,而村里则保留着密集的旧建筑,

荔湾区百货总公司

泮塘路

 

 

龙津中路 上,有各式各样村落里才有的古玩店、小吃店。在去地铁站的路上,有一个人拦住我,拜托我给他拍张照片。他站在树荫下的路牌旁边,趁着大小车辆还不密集的时候,我用他的卡片相机在路对面给他拍了好几张照。那个中年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跟我讲,龙锦中路对他来说很有意义,他在这附近生活了几十年。

陈家祠与岭南民间艺术

陈家祠正门

陈家祠堂原本是广东各地陈氏宗族一起捐资,用于陈氏子弟赴广州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的临时居所,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 ) 筹建,光绪十九年( 1893 )建成。 有一种称呼说,“北有曲阜孔府,南有陈家祠堂”,可见陈家祠堂的鲜明作用及在宗式建筑中的地位。

陈家祠堂及其吸引人的特色之一,即是祠堂房屋顶上的各色木雕。站在祠堂门外向祠堂眺望去,纯白色与灰色的建筑上方,这类灰塑、陶塑格外显眼,栩栩如生。

陈家祠堂正门屋脊上的木雕

 

陈家祠堂木雕

 

陈家祠堂木雕

 

陈家祠堂目前还是广州民间艺术博物馆。在里面走马观花,欣赏了很多岭南民间艺术,在这里也不如走马观花地列出来:广州象牙雕刻(1989年就开始禁止象牙交易了哦)、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剪纸、广州刺绣、广州银器、漆器、贝雕、玳瑁雕刻、潮汕贝缀、潮汕油灰塑、香稿塑、潮州木雕、潮绣、潮汕剪纸、大吴泥塑、潮汕嵌瓷。

 

TIT创意园

在广州塔的南侧、客村的北侧,有一个TIT创意园的园区。无他,这里藏着微信总部和爱范儿办公室。

TIT创意园和广州塔

 

 

园区里的微信气泡狗

 

 

沙面岛

沙面岛 是珠江上的一座人工岛,面积大约0.3平方公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在这附近的一块小沙洲上拓展边界,填筑成岛。如今这里成为了旅游景区,之前的各国驻广州领事馆也逐个迁出。

沙面岛的道路

 

 

沙面岛欧陆风格建筑

 

 

沙面岛内的天主教堂

 

 

广州的夜和糖水

黄埔大道 视角的广州塔

 

夜幕降临,广州塔开始了五彩斑斓的黑。另一个时间维度的广州开始逐渐呈现。

一路逛吃逛吃,才知道广州才是“甜过初恋 ” (也“苦过初恋 ” )。

第一口就印象深刻,就是被“骗”着喝了一整瓶黄振龙斑砂凉茶。这口存在了快一个世纪的凉茶,一开始以为像是“王老吉”一样,没有苦味,只有淡淡的药混着白砂糖的口感。拆开这个包装,按照喝王老吉的分量猛喝了一大口,顿时这二十多年生活中的苦全都涌上舌尖,滑到舌根,穿梭到肠管,直达胃的最上头。我终于明白我被朋友骗去点斑砂凉茶的时候,那个阿姨不能被解读的笑到底啥意思了。虽然苦味的确是浓厚得不行,但是一饮而下,人的确变得精神抖擞,不敢懈怠。

 

黄振龙斑砂凉茶

 

 

百花甜品店

 

 

广州夜逛吃的第二站,就是 百花甜品店 。这家店距离刚刚购买斑砂凉茶的店也就两三个路口。

正如店名,他们家的甜品种类真的是百花齐放,同一款甜品,因为佐料不同,会写成十几种甜品(比如奶糊,就有凤凰奶糊、杏仁奶糊、核桃奶糊……),最终排列的的品种,竟然有400多种。

我点了几样:糖浆龟苓膏、凤凰奶糊、红豆。龟苓膏真的吃了很多(因为南航的机上餐食,每次都要配一小盒龟苓膏,实属一大特色),这家店的龟苓膏,像是没有掺过水的那种,能够明显感觉到药的苦味,沾沾糖浆也没法中和。

 

龟苓膏和红豆

 

 

吃饱了好撑,在北京路附近慢慢逛游。

 

北京路步行街

 

 

大佛古寺

 

结语

广州是我为数不多到达过两次的地方。 粤语具备独特的发音系统,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是一种 似懂非懂的加密语言,但不妨碍我感受在广州生活的人们“有快有慢” 的生活节奏、入口独一份的南方菜肴。

“羊角地铁”真的是太挤了,城区里每个站之间都很难有正经喘气的时机,但是一旦到了城中村里的副食品商店、珠江边长廊的小板凳上,就看到了广州的另一幅面孔。

这个城市的每一块砖瓦都与北方不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历史和城市气息,很难在中国找到另一个像这样 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和设计方案。

 

出行时间:2020年12月

备注[1] “广府文化 ” 是“广东文化 ” 的分支之一,“广东文化 ” 包含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高凉文化,而“广东文化 ” 则与“桂系文化 ” 、“海南文化 ” 同属“岭南文化”。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