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将是pickten.cn的第五年,也将是我“站长”生涯的第14年(从2006年开始做pihou.cn计算),没想到“(X)年回顾和(X+1)年”也坚持到了如今的第三年。
回顾2019年
我总会以2007、2010、2014这三个年份作为我的历史的标记,这三年分别对应我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尤其是2010~2014年这四年,是我人生中与这个社会接触最早的四年,那个时候获得了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塞班系统、iPhone应用程序、愤怒的小鸟和汤姆猫、爱奇艺创立、bilibili开业等等),自此之后的任何互联网页内大节点,都会与之上面的这些年份作比较。比较着比较着,就发现自己也已经大学毕业快6年、高中毕业快10年,也发现自己已经完整工作了5年。
工作第5年,已经让我对工作有了全新的看法。
这一年是我在爱奇艺待的完完整整的一年。这家公司是我待过的第一个“大一点的”厂,一整年的时间里,春节后开始项目组开始各种摸不到方向,到后来组领导换人,再到迎接新业务、接手公司重要业务线、再创立一个新的产品;一整年的时间里,经手了大大小小一共4个产品或者业务线,但这些产品没有一个是“爆款”(除了被各种产品列文虎克发现以外),也没有一个产品能被公司内大部分同事看好。
业务停止、创立或接手新业务,那种复杂的心情只有当局者才能体会——对旧业务不舍得,但是又觉得旧业务不成器,这个时候抛弃它还觉得挺快活;对新业务有一些期待,但是有很害怕新业务的各种不可能和不确定……到年终的此时,才发现那些都“不是事儿”。最大的一种感悟就是:新业务“应该”不会带来什么新的希望,旧业务虽然有些“不成器”,那也差不多是目前我们能拿出台面的好产品。
年底的时候我提出申请,换去一个“非常动荡”的业务部门,做中后台以及和数据沾边的东西。直属领导知道这个事情之后,跟我聊了很久(其实每次和他一对一聊的时候,都会聊很久)。那次谈话的一些观点,记得比较清楚:
- 很多成功的人和项目,其实都不是实力的结果,而是“运气”
- 不管运气如何,都要保证自己的实力;遇到转折点,一定不要错过
从以往的各种工作经历看,以及网上一部分人的观点,我现在认为“爆款”产品、“风口”或者赛道,都是各种各样因素融合在一起造成的,并不是一个点或者一条线就能达到的。就像短视频这个领域一样,做Gif的快手或许也没想到能做到今天这么大。我一直不认同那种“创始人光环”的观点,“敏锐观察”、“深度商业分析”之类的单个属性,一定不是造成现如今知名产品或知名人物的要素。背后的关键点,很大程度是多个要素合并在一起的“大点”,或者有毫不费力的背景。是的,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创业,第一笔启动资金是他妈妈给的(家里非常殷实),留学的经历让他接触到了一个特定的领域(并且他很喜欢),这个领域中认识的人为他的创业提供了相当多的帮助(而并不是所谓的“风口”,或者一针见血的伯乐)。
伯乐不常有,风口不常遇,但是“厚积薄发”这四个字不能被抛弃。工作的第五年,突然没有急忙冲的脾气,而是过得慢慢悠悠。
慢慢悠悠的一个特点,就是理解了在职场中和领导、和业务、和公司的关系。我一定不需要期待领导能器重自己,也不要期待业务能做成下一个字节跳动——过去的一年里,遇到过非常多的人,寄希望于业务能够快速成长,自己有出头之日,但另外一方面,却又懒得动手动脑,欺上瞒下只为了让绩效达到A++。项目失败各有各的理由,但成功的原因总是相似的,外部环境是一方面,参与者本身是一方面。外部环境其实是任何人都不能控制的(这种外部环境甚至可以是公司高层、大业务部门或者合作伙伴),参与者本身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我们都在为领导的错误决定买单,这种掷骰子一样的事情,有机会改变则改变,无法改变时,还是改变自己比较好。
2019年这一年里,接触过非常优秀的人——有的对业务非常了解,有的对工作和他人遇到的困难非常上心,有的对特定领域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和他们相比,自己在工作本身做的不够,也没有将自己做的更有深度,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领工资的上班族,这样真是不好。在2019年,自己对自己不再满意,但不再对他人挑三拣四,试图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2019年参加了一次BEC中级的考试,圆了我上大学时的“梦”。临考前工作比较忙,但是复习进度没赶上,所以每次加完班下班,都会在车上“挑灯夜读”,把阅读理解或者写作看完;晚上在健身房跑步的时候,会听一下听力。最终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听力扯到了裤脚,不过阅读、写作和口语都还不错,也算是给自己一个略微满意的答案了。
现在回想,没想到今年春季的时候还参加了游泳培训班。(总感觉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叫了很久要学游泳,终于在2019年年初下定决心报个班学习。自己还是太年轻啊,没学习游泳之前,总觉得在网上看看视频、去水里多练习一下就能学会,报了班才知道,跟着教练学习,可以很快掌握游泳技巧(虽然入门课程是蛙泳),但是依然要在教练的指导下做非常多的联系,才能达到“熟能生巧”。这其实也给我了一个教训,就是看上去非常容易做出来的事情,实际上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频次非常高的努力才能达到,自己不能总抱着一种“我上我也能行”的那种侥幸心态偷懒,也不能轻视别人看上去非常简单的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快被我忘掉的诗句,道理都懂,还是要践行才好。
这一年听了两场演唱会。一场是Jason Mraz的,无意间看到了他要来上海开演唱会,就买了票去听,真的很激动,喜欢的一个歌手,耳机里的立体声变成了现场萦绕的原生,真的是没想到。另外一个是大黒摩季的演唱会,听完Jason Mraz的演唱会之后,顺手一搜就发现大黒摩季也要来上海,那时候正好也一直在循环她为《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唱的主题曲,果断买了票。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通过电子设备接触到的声音和人物,没想到在现实中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这一年也去了很多地方。
出去旅行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可以亲身接触到不一样的文化,见证眼前。在去普吉岛之前,我一直有一些担心,印象中对泰国的印象几乎只有“人妖”、“佛像”,其他一无所知。到了普吉岛当晚,坐在去酒店的出租车上,看到路边的样子和美国郊野的路边没有什么差别,路上很干净,每家每户都在门口留了一盏灯,小卡车小轿车停在车库里,敞着车库门。大部分接触的人都会中文或者英语(原来他们是认真学过的)。临行前碰破了头,需要在普吉岛换个药,深更半夜挂了芭东医院的急诊号,叫号特别慢,轮到我的时候进了急诊室,发现他们的护士和医生都在认认真真照顾躺在床上的病患;在那里还遇到了不小心摔了胳膊和腿的两个小伙子,遇到会流利说中文的同乡真好。酒店电视里播放泰国三台的电视节目,竟然真的有打电话进来诉苦聊天的电视节目;本地的7-11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正大集团的,遇到的全家便利店也提供着口味完全不一样的饭团。黑皮肤的渔夫教我们钓鱼,Grab司机开了半个小时的车把我们送到了机场附近,还在商店附近看到了HLA海澜之家。我的一种感受是,这里什么都能接受。
在去日本的那一趟更加难忘。去的时候我竟然忘了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一切都非常干净、规整、有序,地铁里非常安静,所以他们的精神压力并不是媒体上杜撰出来的(但是我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但是长时间让我这个样子,大概我也会挂)。一个喜欢轨道交通的小伙子(也就是我),非常喜欢在电车里看窗外的灯光和河道,真的是过足了瘾。很多小细节拥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比如公交车在开门后倾斜,方便乘客下车;在机场下飞机进摆渡车时,如果下雨,司机会出来为大家撑伞;镰仓旅客集散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三种语言和你对话),这些都可以在自己的待人接物和产品设计上借鉴学习(哈哈哈)。
2020年的打算
2020年,从初中的政治课本里冒出来,变成了我现在所要经历的关键词。
我要在2021年研究生毕业,所以2020年,将是我完成学业冲刺的最后一年。用心完成论文开题、撰写和答辩,算是对这段经历最好的答复。我的学术导师说,读硕士并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过硕士阶段学习到的思想、方法和知识,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读硕期间将是自己改变轨道、向上提升的关键阶段。我想,即使有机会可以偷懒完成这段旅程,那还是为自己选择一个Hard(困难)模式,正经地把余下的时间过完。除了完成头等大事——论文,我还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学生”身份,去图书馆、学术交流甚至食堂、操场上继续完成自己学生时代该做的事情。不过还是最希望自己的论文能顺利通过,能够顺利毕业。顺便希望自己能够在专业领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高层次的突破,不仅仅是我学习的领域,还是我工作上的领域(中后台产品设计,以及数据产品)。
新的一年,更希望“体验不一样”。很久很久以前想着烫头,2019年年末终于去理发店烫了一次,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或者尴尬,顺其自然就完成了一次形象的改变。这种“不一样”,有很多都是自己以前希望做,但是碍于各种原因没有去做的事情(现在一时还想不起来),不仅仅像是烫头这样的事情,也可能是我的职业尝试、生活方式的尝试。不过具体还没有想到细节,但大体要这么想,一定要刻在脑子里了。
说到“不一样”,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创造一种新鲜感。2019年我觉得我慢慢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回想起来自己也没什么坚持下来的爱好,或者有与同龄人谈论的话题,甚至连现在最时兴的手机是什么样的都已经耗不感兴趣。或许这一年被工作的事情牵住太久,忘记工作之外的世界非常美好。其实这一年的工作也没什么太大的成就,回想起来也没有多少可以记住的里程碑,用一个词总结大概就是“虚度光阴”了吧。
所以在2020年,最不要做的事情就是虚度光阴。反过来讲,就是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我也并不是让自己时时刻刻紧张兮兮,而是像老师的那句话“该玩的时候使劲玩,该学的时候使劲学”一样,在合适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力就可以了。
一些具体的任务。2019年完成了蛙泳的学习,我希望在2020年能学习其他的游泳姿势(因为觉得游泳真的好有意思,而且很酷);虽然没有完成BEC中级,但是英语依然不能停下,平时还是要多接触英文的资料,与世界第一广泛的语言保持联系;另外,我也已经开始学习日语了(虽然到写文章的这个时候,2020年1月17日,开工了一个月的日语只学习了四课),至少之后去日本能看懂身边的东西吧~保持身体健康仍然是今年要坚持做的事情,依然寄希望于今年能参加马拉松的十公里跑(虽然2019年压根没中签),用这种“打卡达标”的方式,让自己能有所坚持、有所突破。
2019年在pickten.cn发布的东西不如2018年,惰性恢复了。新的一年,我也需要随时随地记下所思所想(说不定是一些神奇的脑洞),阅读过的书也要及时整理笔记(要不有的时候会忘掉,书就白读啦。)
最后的最后,希望自己减少偏见、少说多做。这是我在看《我们与恶的距离》所感触到的。每个人都有非常脆弱的一面,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也有不为人知的原因,不能一直以自己狭隘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所作所为。最好的做法就是减少偏见,少动嘴多动手,这个世界的变化和我有关,但是别人的琐事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如把经历放在该放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的2019年回顾和2020年展望,加油!